
試聽李奇是高一下的暑假
我坐在采倩旁邊
雖然一直講話
但馬上決定要在這裡補
每個禮拜三小時
一次也不想缺席
離開美術班後
變成一個禮拜最重要的朝聖之旅
除了有時候穿起來像是一顆超大火龍果的花襯衫之外
課程背後的深遠意義和藝術價值讓枯燥的學校生活得以勉強持續
歧路天堂殺青 李迪才補課還債
【聯合報/記者葛大維/台北報導】
「歧路天堂」殺青,李迪才馬上趕場到補習班上課賺錢還債。
記者葛大維/攝影
從補教界轉進電影界的李迪才,完成新片「歧路天堂」,製片徐立功期望他成為「李安第二」,李迪才直說:「想都不敢想,我和李安雖然同姓,但沒任何關係;都有當老師的爸爸,但聽說李安從小被媽媽帶著看電影,我則是和爸爸看電影比較多,因為和媽媽看電影會被罵。」
「歧路天堂」前天在林口豬圈拍殺青戲,沒有豪華慶功宴,大夥克難在豬圈旁吃便當,把吃苦當吃補。昨天下午李迪才就去光復南路的台北影業剪片,同時段侯孝賢進軍今年坎城影展的「紅汽球」也在後製,侯導團隊製片廖慶松、攝影李屏賓、美術黃文英都來幫李迪才拍「歧路天堂」,李迪才感念在心,直說自己幸運。
「國片推手」徐立功看好「歧路天堂」有實力進軍明年坎城影展,李迪才說還是先從柏林等影展慢慢累積經驗就好。英國導演麥可溫特波頓新片「赤女之心」今年去坎城參賽,李迪才羨幕麥可能找到安琪莉娜裘莉這樣的大明星演出。李迪才回憶當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念電影博士班,認識麥可,幫他收集有關人蛇集團的資料,並幫忙寫「In This World」的劇本,該片後來獲得2003年柏林影展最佳金熊獎。
李迪才說麥可非常聰明,在BBC(英國國家廣播公司)拍過各種題材的電視劇,基本功非常紮實,他拍片題材關懷邊緣人物、弱勢團體及社會問題,和刻劃台灣外勞的「歧路天堂」異曲同工。李迪才說:「以前我教電影理論,如今接觸電影實務,才發現兩者之間大不同,還好十幾年的補習班任課經驗,甚麼難搞的學生都遇過,培養急中生智的能耐,讓我能和工作人員共同解決片場的各種問題。」
拍「歧路天堂」讓李迪才背了近千萬的債,如今電影殺青,他要開始趕場到補習班上課賺錢。李迪才的爸媽最近剛從加拿大返台,老爸看到兒子只說句「你拍片好像變黑變瘦了」。
李迪才坦承父母都愛看電影,他難忘老媽帶他去看「小婦人」,他哭了被媽媽罵,後來就跟著爸爸去看「藍與黑」等中外電影,李迪才希望拍出好成績,改變爸媽認為「拍電影會沒飯吃」的觀念。
【2007/05/10 聯合報】
【聯合報/記者項貽斐/台北報導】 2007.01.10 02:47 am
曾經發掘李安、蔡明亮等導演的名製片人徐立功,最近看中新導演李迪才,兩人將合作輔導金電影「歧路天堂」。有趣的是,這位懷抱25年電影夢的新導演,原來竟是補教界的英文名師「李奇」。以李迪才在補教界的權威地位,每月收入可達6位數字,現在他卻為了即將在二月中開拍電影「歧路天堂」,要請其他老師在農曆年後為他代課,甚至因拍片預算達1400萬元,而輔導金只有400萬元,得先向補習班預支薪水,籌措拍攝資金。
曾就讀英國華威大學 (University of Warwick)比較文學博士班的李迪才,雖然是李奇英文教室、美加補習班的英文名師,從高中英文到托福教學都一把罩,但在從事英語教學20年之間,從沒有和電影脫節,只是教英文時使用「李奇」,翻譯、教授或演講電影相關內容時,則用本名「李迪才」。
曾擔任台大視聽社社長的李迪才,大一開始就夢想當導演,學生時代常往當時還是「電影圖書館」的國家電影資料館跑,因而認識當時的電影圖書館館長徐立功。25年之後,李迪才從補教名師跨行拍電影,徐立功則是華語影壇名製片人,山水有相逢,「師徒」變為「工作拍檔」,也圓了他的導演夢。
原名「黃皮膚」的「歧路天堂」以在台外勞生活為主軸,儘管過去生活裡,李迪才並未有機會和外勞接觸,但是接連發生杏林子事件、高捷外勞事件,讓他開始關心外勞處境。他曾在主持一場關於蔡明亮電影「你那邊幾點」的學術會議時,發現蔡明亮與論文發表人竟然對影片的詮釋有很大的差距,促使多年來一直甘於當影評人、電影學者的他,決心「跳出來」拍電影,成立電影工作室,實踐他的電影理論與美學。
李迪才坦承,他要拍電影不但爸爸、媽媽都很擔心、好奇,就連他自己都承受不少壓力,深怕眼高手低。不過他不改學者本色,已先就台灣的外勞問題做足功課,花10個月研究、蒐集相關資料,遍訪三峽、桃園、中壢等外勞集中地。
李迪才說,「歧路天堂」裡有努力賺錢的印傭與喜歡喝酒享樂的泰勞,還有車禍受傷仰賴印傭照顧的過氣台灣女星,交叉呈現外勞與僱主的兩個世界。被問到學生們知道他要拍電影嗎?他半開玩笑地說,目前不知道,但影片上映後,一定會請學生幫忙捧場。